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姚叶锋课题组的科研创新成果——食用油磁共振“弛豫指纹谱”检测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技术不仅为食用油品质评估、防伪和真伪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有望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创新技术,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我国食用油消费量的逐年增加,市场上食用油品质参差不齐,造假行为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姚叶锋课题组利用先进的磁共振技术,为食用油建立了独特的“指纹”,实现了对不同食用油品质的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效率显著提升
该技术通过建立T2分布指纹谱和T1-T2相关指纹谱,能够快速区分正常食用油和掺杂食用油,以及高温处理食用油。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该技术将检测时间从5-7个工作日缩短至不到10分钟,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数据库建设,真伪一目了然
为了帮助执法人员更准确地识别食用油真伪,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包含150多个品牌食用油的磁共振指纹谱数据库。通过将待测样品的“指纹”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可以快速鉴别食用油的真伪。
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除了食用油检测,该快检系统还可用于牛羊奶掺杂判定、阿胶品质/真伪判定、工业软物质材料品质鉴定等多个领域。技术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使得该系统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生产车间、大宗批发市场、执法机关等现场快检场景。
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水平
该磁共振快检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检测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不仅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还将推动我国磁共振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其他资料: